**_ “找寻老数码系列原创文章”第六十四 _ ** **_ 篇! _ ** 今天这款笔记本,主要是被它“花里胡哨”的外观吸引的!
就这跟电路板似的形象,谁看了谁不迷糊! 主角登场—华硕 X550VX
必须说这“花里胡哨”的外观,整的还挺好看!这款贴膜还挺搭配,搜了一下现在还没有卖的呢。
网上有人说,这款游戏笔记本是一款被低估了的本子,今天咱就来研究研究这款2016年上市的笔记本,肿么样!!
华硕 X550VX 的外观设计可以用“简约而不简单”来形容,不过卖家这款,肯定不简单了。
这个机器整体机身采用了金属材质,质感非常扎实,拿在手里有一种“这是一台真男人用的笔记本”的感觉。
A 面的设计非常低调,只有华硕的 logo 和一些细节点缀,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。
B 面的屏幕边框也比较窄,屏占比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高的水准了。C 面的键盘区域设计得很紧凑,键程适中,打字手感还不错。
D 面的设计则比较朴实,散热通风口也比较明显,毕竟这台笔记本的散热表现可是它的亮点之一!
总的来说,上面的外观介绍,好像跟图片中这款,完全没啥关系。
华硕 X550VX 的外观设计虽然不算特别惊艳,但胜在扎实耐用,完全符合它“游戏本”的定位。
华硕 X550VX 搭载的是英特尔酷睿 i5-6300HQ 处理器。这颗处理器属于 Skylake 架构,四核四线程,基础频率
2.3GHz,最大睿频可达 3.2GHz。
虽然它是一颗标压处理器,在性能上比同期的低压处理器有优势,甚至可以和后来的 8 代低压 i5 相媲美!
这颗处理器在日常使用中表现非常优秀,无论是多任务处理、视频剪辑还是轻度游戏都能轻松应对。
如果你觉得它“年纪大了”,那我可以告诉你:它在面对《英雄联盟》《CS:GO》等主流游戏时依然游刃有余!
华硕 X550VX 的显卡配置可以说是挺豪华了!
它搭载了英伟达 GTX950 独显和英特尔 HD 核显的双显卡组合。GTX950 的性能在当年完全可以对标 GTX1050,在 1080p
分辨率下畅玩大多数游戏都没问题。
如果你平时喜欢玩一些大型单机游戏,比如《绝地求生》《使命召唤》等,GTX950 的表现也完全够用。
当然,如果你追求更高的画质和帧数,可能需要适当降低画质设置。不过对于一台二手价格亲民的游戏本来说,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!
华硕 X550VX 配备了 8GB DDR4 内存和 480GB 固态硬盘。内存容量在当年算是比较主流的配置,日常使用完全够用。
不过如果你经常运行一些大型软件或多任务处理,建议升级到 16GB 内存,这样会更加流畅。
至于存储方面,480GB 的固态硬盘在当时已经是非常豪华的配置了。
华硕 X550VX 的散热表现绝对是它的亮点之一!它采用了双风扇+三热管的散热设计,在高负载运行时依然能保持冷静。
无论是长时间玩游戏还是进行多任务处理,它的机身温度都不会过高,键盘区域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烫手情况。
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长时间玩游戏的玩家,那么它的散热表现绝对会让你感到满意。
不过华硕 X550VX 的续航表现就显得有些鸡肋了。由于它搭载的是高性能处理器和独立显卡,电池续航时间并不算长。
在日常使用中,如果只是轻度办公或浏览网页,续航时间大概在 3-4 小时左右。如果是长时间玩游戏或运行大型软件,续航时间会更短。
华硕 X550VX 的屏幕分辨率为
1366×768(HD),在如今看来确实有些落后了。不过它的屏幕色彩还原还算不错,在日常使用中也能带来不错的视觉体验。
如果你对屏幕素质有较高的要求,建议外接一块高分辨率显示器。
配备了立体声扬声器,在音效表现上也算得上是中规中矩。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看电影都能带来不错的音效体验。
接口配置非常丰富,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。它配备了 USB 3.0 接口、USB 2.0 接口、HDMI 接口、 VGA 接口、以太网接口、SD
卡读卡器以及耳机麦克风接口。
此外,它还支持蓝牙 4.0 和 Wi-Fi 无线网络功能,在无线连接方面也表现得非常出色。
优点:
- ** 性能强劲:i5-6300HQ 处理器和 GTX950 独显的组合在当年堪称“黄金搭档”,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游戏娱乐都能轻松应对。 **
- ** 散热优秀:散热设计非常出色,在高负载运行时依然能保持冷静。 **
- ** 接口丰富:接口配置非常齐全,扩展性强。 **
- ** 价格亲民:作为一款二手笔记本,它的性价比非常高。 **
缺点:
- ** 屏幕分辨率低:屏幕分辨率为 1366×768,在如今看来有些落后。 **
- ** 续航时间短:由于搭载了高性能处理器和独立显卡,电池续航时间较短。 **
- ** 重量较大:整机重量约为 2.4kg,在便携性方面不足。 **
今天看到这款笔记本799元,大家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?
如果价格是真实的,个人认为还可以吧。
请大家多关注、推荐,我将继续找寻有意思的电子产品!!
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