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客秀
搜索

你有没有发现?苹果公司很少提AI,是对“大模型”不感兴趣吗?

随着ChatGPT在2022年末的惊艳亮相,"大模型"一词突然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热门话题。紧接着,2023年成为了各大科技巨头纷纷追逐GPT-4的一年。在这场技术角逐中,推理能力被视为胜负的关键因素。

然而,在这场技术大潮中,苹果公司似乎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策略。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,苹果在大模型技术的公开讨论和产品推出上显得相对低调。即使是马斯克新成立的xAI公司,都在积极推进他们的首个AI大模型Grok
1.5的发布。

根据现有的信息,苹果似乎并不急于在大模型性能竞赛中抢占先机,而是更加专注于如何将大模型技术实际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中。

在去年的全球科技热潮中,智能手机制造商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。
2023年,华为推出了盘古大模型,成为第一家将大模型技术集成到手机中的公司;vivo也发布了以轻量化为特色的蓝心大模型;三星公开了自研的生成式AI模型"三星高斯",并在今年的Galaxy
S24系列手机中加入了这一技术。

与此同时,苹果虽然在全球科技公司中占据领军地位,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最重要的技术进步领域,公开讨论和产品推出相对较少。

苹果CEO蒂姆·库克在一次电话会议中只是简略地提到,公司将在更多产品中应用AI技术,但强调了谨慎的态度。即使在6月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,苹果对AI和大模型的提及也不多,只是简单地提到了"机器学习"。

这一切似乎表明,苹果并没有全力投入到大模型的竞争中。但真相可能并非如此。

有迹象显示,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入。据报道,苹果已经开发了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Ajax,并测试了一个内部代号为"Apple
GPT"的聊天机器人。

Ajax GPT的训练参数数量超过了2000亿,表明其在功能上可能已经超越了目前的行业标杆GPT-3.5。

苹果在生成式AI项目上的年度投资预算高达约10亿美元,每天在模型训练上的花费也达到了数百万美元。
这表明,尽管苹果在公开讨论中显得低调,但在AI技术投资上却非常积极。

近年来,AI硬件成为了科技公司的关注焦点。手机、PC、汽车等硬件制造商都在探索大模型的应用,尤其是手机制造商的尝试最为积极。
然而,将大模型与现有智能硬件融合的尝试并不总是顺利的。

由于手机内存的限制,大模型难以直接在手机上运行。据联发科透露,一个130亿参数的大模型至少需要13GB的内存,这对于目前的智能手机来说是个挑战。

因此,大多数大模型目前仍然运行在云端,尽管这样做有其优势,但也存在用户隐私安全等风险。这对于极重视用户体验的苹果来说,是不可接受的。

苹果是端侧大模型技术的坚定支持者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苹果不仅在增加内存容量上做出努力,还在模型压缩和优化上下了大量工作。

通过这些努力,苹果在提高大模型运行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使得在内存有限的设备上运行大模型成为可能。

苹果在AI领域的"实用主义"策略与其长期的产品策略紧密相连。苹果更擅长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,在技术向产品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突破。

在大模型领域,苹果的策略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是在探索大模型技术的实际应用,而非仅仅追求技术的领先。

这种策略让苹果在AI领域保持了一种独特的位置,而其在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和产品化方面的未来进展,无疑值得我们期待。

1.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!
2.本站所有资源文章出自互联网收集整理,本站不参与制作,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3.本站发布资源来源于互联网,可能存在水印或者引流等信息,请用户擦亮眼睛自行鉴别,做一个有主见和判断力的用户。
4.本站资源仅供研究、学习交流之用,若使用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授权,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下载用户自行承担。
5.联系方式(#替换成@):pm#vimge.com

  相关内容